登录/注册
分享到

湖南非遗那么多 如何继承和发扬

洋子2017-08-105648浏览

宝马中国文化之旅11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

7月26至8月4日,“BMW中国文化之旅”广泛邀请媒体、非遗专家、文化专家、设计师、企业家,以湘南、湘北两支探访车队,深入探访了湖南省11个市州内的4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A1.jpg

作为宝马最具标志性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BMW中国文化之旅”已持续开展11年。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持续创新,“BMW中国文化之旅”已从过去的非遗探访活动迭代升级为“构建可持续的公益平台”,对推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和增强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并为全面实践“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创造了良好的典范。

A2.jpg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虽已结束,但“BMW中国文化之旅”系列创新探索才刚刚开始。

作为宝马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志性项目,今年是宝马中国文化之旅的第十一个再启程。与一般的组队旅行不同的是,宝马要的不仅仅是媒体的曝光,更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探寻传统和即将失落的文化,并且号召社会力量进行保护和延续其生命周期。

探寻传统文化外,为了让传统手工艺继续发光发热“BMW中国文化之旅”通过两步走实践创新性非遗保护模式的探索:

第一步,2016年十周年之际,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创办了“清华美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BMW中国文化之旅”对传承人的支持从“授人以鱼”资助模式升级为“授人以渔”赋能模式。

第二步,2017年以来,试图实现文化部倡导的“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探索出两条非遗保护的创新路径:第一是以创新的方式推广非遗领域的文化传播,第二是以创新的方式促成非遗作品的使用和消费。

A3.jpg

根据“清华美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的规定,宝马与清华大学将从湖南境内的这40个非遗项目中,推选十位具有创新潜力的学习需求的非遗传承人,资助他们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研修研习。

通过研习,宝马希望能够帮助非遗传承人利用现代的方式,传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所接受,重新散发活力。

A4.JPG

陶瓷灯,不仅能照明还是一件很好的装饰品

A5 (1).JPG

 大布江拼布绣做成宝宝用品

A5 (2).JPG

用湘西竹编技法做日常用品,不再只是做工艺观赏品,贴近生活

A5 (3).JPG

湘绣技艺装饰的包,感觉跟一线国际大牌一样高档

A5 (4).JPG

秀出来的首饰,十分有创意

格调汽车选择了今年湖南探秘之湘南线,这条线路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戏剧为主,探访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昆曲等项目。由于参观的内容实在是太多,那就聊一聊最具代表性的三样文化吧。

从“china”说起

每每说到瓷器,大家想起的是宋代五大名窑: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殊不知还有被称为“东方美人”的醴陵釉下彩。

B (1).JPG

铜官街是望城县铜官镇铜官窑旁主营陶瓷制品的街道,与靖港古镇隔湘江而对

清代乾隆时期之后朝廷渐渐腐朽没落,社会生产力也逐渐薄弱,传统的手工技艺同样在日渐式微,当然瓷器产业也未能幸免。直道清末期,在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出现了,虽然没有景德镇瓷器那样名震天下,但也是瓷器史上的惊鸿一瞥。

醴陵釉下彩是匠人们千百年来苦苦积攒的技艺,并且是清代最后一座官窑,因此也是弥足珍贵的。

B (2).jpg

说到这就得提及一个人:熊希龄。他是湖南凤凰人,15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戊戌变法时他是著名的维新健将,民国后他是组建第一流人才内阁的国务总理。

然而,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醴陵近代瓷业先驱。八国联军事件后清政府迫于压力,答应在全国开放市场便于洋人通商。湖南从岳阳起渐至长沙、湘潭、常德等地陆续对外开为商埠,于是大批洋货倾销内地,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对湖南更加疯狂地进行经济掠夺。

1904年,熊希龄与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踏上了赴日考察之路。

日本先进的陶瓷工艺让熊希龄颇为吃惊,于是派一名资深技术人员到湖南检验醴陵瓷土,确定可以用于细瓷生产,于是购买日本机器、原料,再请日本技师来华指导办厂。

1905年在清政府的支持下,熊希龄筹办了湖南瓷业学堂,1906年成立了湖南瓷业公司。这不仅是醴陵产细瓷的开端,更是由粗瓷到细瓷、有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由传统到创新的新时期,奠定了醴陵窑作为国瓷代表的地位。

几十年后战乱频频,醴陵釉下彩瓷工艺濒临灭绝。直至新中国成立,在毛泽东主席亲自过问下,1955年,醴陵成立了湖南陶瓷研究所,并从乡下请出唯一健在的釉下彩老艺人吴寿祺,传授技艺。

B (3).JPG

1999年前后,国企改制,很多国营瓷厂过于片面地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重彩风格做大做多,自然在工艺上的考究便不那么认真了,醴陵瓷艺跌入低谷。

如今当地政府把陶瓷看作是醴陵的名片和支柱产业,已经有生产企业665家,产业产值已达500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

B (4).JPG

将色料层层分染,但烧制结果不尽人意,后来又在颜料中加入茶水成分,增加粘性,浓淡反复操作五六次,釉下色料带入了更深层的泥坯中,渐渐地,烧出来的花卉层次越来分明,画面自然生动,清雅淡逸,给人以玉的感觉,雅的感受。

B (5).JPG

“薄施淡染”对分水技法的要求更高。仅以一瓣花瓣的浓淡渐变为例,传统的平填,则是一笔填满即可。而“薄施淡染”则需根据预设的颜色进行三至四次的分水,颜色的深浅控制,下笔的力度控制,如果掌握不娴熟,这个地方就会有一个不起眼的晕或渍,加上醴陵釉下五彩瓷坯以薄、透著称,且是烧制温度最高的种类——--需经历1380度的高温,体越轻薄就越容易变形。那么采用“薄施淡染”技法绘制作品周期很长,加上成型、烧成的影响,要出一件好作品是极其不易的,3个中能取1个都算是高产了。 

更鲜为人知的“女书”

B (6).JPG

女书首先是农家女专用文字,它是汉字的变体;其次它是应届表音文字,用同音或近音假借的方法记录语言;再者女书是系统的方言文字,可以基本完整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也就是当地的人都说一样的话,但是写的字确实两种,女书就只有女人使用。其作为性别文字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是针对男权社会的文化斗争,是东方模式的女权现象。

B (7).JPG

妇女们经常群聚读唱女书,以排除忧伤烦恼,获得精神的解脱和抚慰

B (8).JPG

秀有女书的花带

广义地讲女书是习俗,也是生活方式,包括文字、女歌、女友、女红。内容上分三类:诉苦、民歌、翻译。因为过去封建社会妇女很容易苦闷抑郁,因此女人们借助女书记录、倾诉、疏导、凝聚功能,起到了互帮互助的作用,极大减少了抑郁甚至自杀现象。

女书被发现的时不少人以为流传区域仅是江水上江圩和道县相邻一带。随着调查深入后发现湖南江华、道县、广西富川、灌阳等地都有女书流传的痕迹。

女书课堂

女人们将字写在自制的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上,有些则绘织在织锦和花带上。笔画只有点、竖、斜、弧四种,不像汉字有八种,其最富有特色的笔画是它的“孤笔”,弧度或大或小,变化多端。右上角为全字的最高点,左下角为全字的最低点。书写格式自上而下,从右到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

B (11).JPG

女书传人胡美月平日里义务传授女书

由于其造型奇特整齐划一且秀气,极游小篆风格又有甲骨文的刚劲,因此也成为艺术书法而且十分值钱。

此外女书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就有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他们对于中国的女书文化非常感兴趣。

B (12).JPG

2015年中国向字符编码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关于将女书编入国际通用字符集的提案》获得通过。至此女书字符将纳入国际标准编号字符集,从“神秘”走向“通用”。

女书研究专家、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说:“今后,女书将和汉字、英文、日文等一样,能通过电脑、手机等识别、书写,与相对应的文字互译。”

B (13).JPG

大家实际动手学写女书

尤其是“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将一幅题有“文明交流互鉴”的女书书法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更是对女书的肯定。

比花鼓戏悠久的傩戏

戏曲是我国历史上很繁盛且独有的文化形式,从平民百姓到官宦权贵都喜欢,并且都能来上一段。花鼓戏源于地方民歌是湖南很有名的戏曲,其中《刘海砍樵》则风靡海内外。

B (14).JPG

傩戏(nuo,音同挪)也有傩愿戏、傩坛戏、端公戏、鬼脸壳戏等别称。它从原始的祭祀仪式中脱离出来,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不断吸收各种艺术元素发展而来,却又保留有原始文化的气息。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被誉为喜剧的“活化石”。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傩戏,有的发展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仪阶段,就其内容形式而言,仍夹杂着巫、儒、道、释的混合体。

和其他戏剧一样,傩戏也有剧本、音乐、舞蹈、服装、道具、唱、打、念、讲究细节。表演所用的木雕脸谱,是按历史形象雕的,表情丰富,色彩鲜明。表演时有唱有说,对白念读,或跳或舞,诙谐幽默。

B (15).JPG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腊月二十四日,乡间为驱除邪魔鬼魅、消除灾难厄运、庆贺人寿年丰时,都会请土老司等若干人进行表演。民间流传中往往是以还愿者为求子、除病、祈寿,许以傩愿,还愿时根据还愿的情况与祭神的需要举行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由巫师着麻衣装香念经、吹牛角、击鼓鸣锣,载歌载舞间或表演一些传说故事的戏曲形式。后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有了角色、说白、唱腔、曲牌,剧目增加到200多个,成为较成熟的地方戏曲,并为其他各族群众所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傩戏是以还愿为依托,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出现的戏曲艺术。

傩堂戏演出的全过程演员都要佩戴面具,傩堂面具的质料多为杨木和柳木,杨木质轻又不易开裂,至于柳木,民间认为可以避邪。傩堂面具造型偏重写实,也予以夸张,具有凝重实感。着色分为淡彩和重彩两类,淡彩以赭石或土黄作为底色,用黑色画眉毛、头发、冠帽,然后用熬制的桐油涂刷几遍;重彩常用红、蓝、黄、黑、禄、赭数色,多为土法制作的植物或矿物质颜料,也有用油漆涂绘的。

B (16).JPG

傩堂戏面具,按其性格和形象,大体可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人物和动物四种类型。

湖南傩戏中,不是所有的角色都戴面具。有些剧目在历史上剧情和人物较简单,曾经戴面具演唱,但清未以后受地方戏曲的影响,部份剧中人逐渐改面具为涂面,形成面具与涂面同台演出的局面。

B (17).JPG

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化的文化基因库,傩戏体现着特定地域内人们面对自然、适应自然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傩戏的源远流长为我们展现了一些被时间淹没了的社会现象和地域风俗,在研究地方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和传承傩戏迫在眉睫。

你所在的频道资讯汽车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