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7764浏览
中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政,不仅是提高新能源入门门槛的的法规,更是向传统汽车企业以及众多投资者抛出的橄榄枝,充分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投资机会。
5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一份名为《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两个重点:首先对于传统燃油车,国家想给传统车企提供更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机会;其次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目前兴起的企业很多,但产能利用率并不足,而且新能源领域鱼龙混杂,现在必须要做出改革。政策将于今年实施。
对此,中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其个人的专栏中表示,投资管理规定的指标具有前瞻性,既避免了过度的重复建设损失,也避免了新能源泡沫的过度膨胀。
征求意见稿表明,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的资质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强调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设计研发企业、境外企业等均可以成为主要股东。可以看出,尽管是对汽车行业领域的全方位管理,但是其对新能源领域的针对性尤其明显。
确实,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十分迅猛。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12万辆和8.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7.7%和138.4%,1月至4月,电动乘用车累计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141%。可以看出,新能源电动车淡季不淡及高端化进程大超市场预期。
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各种问题油然而生。骗补、圈钱以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炮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发放不公平事件。
此前,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之时,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出行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众多政策应该随着新能源汽车开始发展的时候及时落地,现在才开始进行管理有点晚。
其实,从去年开始,国家对于新能源企业的管理措施就不断加大,补贴幅度的下滑、双积分政策的落地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都是无形的加大新能源领域的门槛,而此次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政的出台,或将造成行业的大洗牌。
可以说,这次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政的推出是顺势而为,也是不得不为,在汽车行业不断转型创新的同时,政策必须及时跟上,这是保证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
可以预计的是,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政的出台将会提高新能源领域的门槛,未来的新进入者想要站稳脚跟,必须拿出过硬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受市场欢迎。正如崔东树所说,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推动开放下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政,不仅是提高新能源入门门槛的的法规,更是向传统汽车企业以及众多投资者抛出的橄榄枝,充分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投资机会。
意见稿指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开展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民营汽车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强联手,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这意味着未来国内汽车行业新一轮整合潮或将渐行渐近,而新造车势力必然是这场整合潮的主力。
这是政府想让传统汽车企业与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的一种体现,毕竟汽车行业传统汽车的话语权还是不可撼动的,但是新能源又是必须要发展的,因此传统汽车企业与新造车势力的结合将是顺其自然的事。
当然,目前来说一切都是空谈的概念阶段,将来政策颁布后以及执行的力度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