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分享到

浅谈汽车新闻的价值取向 除了兼并重组与人事变动还有什么

孙铭训2018-05-216317浏览

2016年4月,我向工作了3年的《第一财经日报》递交了离职信,当时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我要做对这个产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两年过去,我想借此机会告诉我及众多脱离体制出来做新媒体的朋友们要“坚持初心”。

微信图片_20180521222632.jpg

上周五,周丽君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则感慨“汽车产业除了’人事变动’还有哪些值得汽车媒体关注?”我俏皮的回复了一句“兼并重组”,被怼回来的只有四个字“胡说八道”。

微信图片_20180521222317.jpg

“胡说八道”可以被认定为上周的汽车产业“热词”,先是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用这一词汇怒怼某些媒体报道及转载有关“吉利收购北汽集团”的传闻,接着是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也用该热词回应了“奇瑞汽车被宝能收购”的传闻。此后数日,又相继传出了尹同跃、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副总经理赵焕已离职的传言。

微信图片_20180521223122.jpg

微信图片_20180521223114.jpg

显然,周丽君感叹也是对一周汽车新闻热词的回应。然而,即使如此,仍有部分媒体同行或炒作或坚信上述的传闻。对于财经媒体而言,的确应该关注企业的兼并重组与人事变动,因为这都是关乎公司发展的大事,如果我还继续留在原来的工作单位,相信也已经参与对这几家公司的报道与采访中。但我坚信,这样的事件绝对不会出现在《出行财经》当下议题方向的前三中去。

timg (1).jpg

按照原来报纸的采编要求,对于上述重大的兼并重组和人事变动要至少有三方信源,综合来看,上周的几个新闻报道都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流程来。所以我认为,对于这类可遇不可求的事件,是一件风险极高而又效率极低的事情。一是不符合我们当前的经济能力;二是这些事件固然是企业基本面信息的很重要部分,但并符合我们的新闻价值观,

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新闻奖创立者普利策曾对新闻工作者有这样一番描述,“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给出行+数据财经新媒体旗下“出行财经”制定的新闻价值观就是:推动中国汽车的商业创新;而我们“格调汽车”的新闻价值观则是“引导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出行生活方式”。

我始终相信,新能源、联网、自动驾驶与共享服务将是我们产业未来发展的四大主题,我希望我的同事跟我一起探索这四大主题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的投资价值及商业价值,并将其分享至整个产业及资本市场。

timg (3).jpg

每到财报季,我们的确会第一时间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并就我们已经掌握的企业在产品、渠道、研发、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信息给市场做出最客观的分析及预测报道,对于兼并重组和人事变动,前者是可遇不可求,而对于后者,我始终不相信个人英雄主义,我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也不会是成功的。

timg (6).jpg

所以,我们出行财经重点的选题方向就包括:汽车企业基本面报道及发展预测、汽车产业创新商业发展报道(侧重新创企业,汽车金融及二手车)、汽车企业创新力报道(侧重于企业四化及企业社会责任)。而我们强调生活方式的“格调汽车”的议题设置方向要配合“出行财经”对企业基本面的认识,进行选题制定,包括汽车产品方面的技术、质量及一致性、性能及可靠性,生活方式方面的性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深度体验(含产品及消费方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企业将媒体对其企业的报道划分为“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我想这样的区分方式已经过时,早在2007年《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创刊时,就提出了“经验报道与教训报道”的方向。但我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决定了他的议题设置方向(也就是报道方向),如果它的报道方向长期与其企业价值标准不一致,要么是他已经转型,要么就是他没有价值标准(也就是那些没有价值的新媒体了)。

timg (7).jpg

很多人都说,你还谈“议题设置”不是过时了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一篇好的报道,必须要有足够时间去做市场调研和现场取证,如果没有议题设置,我们势必将迷失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当然,也有人会继续质疑我,因为不论是商业网站还是自媒体都没有新闻采编权,但我认为既然还有媒体属性,就应该为自己所写的稿件负责,为这个产业负责,为自己的作品负责。所以即使新媒体时代,我也不希望我们会出现明显有新闻失实的稿件,三方取证固然有传统媒体的固执所在,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责任、一种价值取向。

你所在的频道资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