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分享到

http://www.21jingji.com/2017/4-7/zMMDEzODFfMTQwNjMzMg.html

周鸿祎:360回归并非混不下去了,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来源:商业_21经济网 时间:2017年04月07日 12:00

根据证监会天津证监局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华泰联合证券与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3月23日签订了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辅导协议,这将已经回归国内的360公司再次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360董事长周鸿祎接受了包括《经济参考报》在内的中国财富传媒集团的专访。采访当日,周鸿祎身着深蓝色T恤和浅米色卡其布裤子。360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这次采访,老周穿的是新T恤”。

作为一位“技术宅”出身的创业人,周鸿祎在着装上的随意,和在技术上的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此刻的周鸿祎,在谈及上市时,也和谈到技术一样,非常谨慎。谈及回归路,周鸿祎表示,360回归是想做国内网络安全服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是外界认为的“在美国混不下去了”。

1.避不开的回归路

周鸿祎告诉记者,考虑让360公司回归国内,并不是“混不下去”了。和其他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相比,360的私有化价格不低,退市价格是发行价格的5倍左右。资料显示,360的发行价格为14.5美元,退市价格为77美元。

周鸿祎认为,促使360回归的最大因素还是作为一家网络安全公司的身份问题,为了参与到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和社会网络安全建设中,360就应该从一个外商投资公司变成纯正的中国国内公司。网络安全越来越多地和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网络安全公司必须和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实际上,360在国内的发展中,也越来越感觉到身份问题是束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中国人创办的公司,主要投资人来自海外基金,又在纽交所上市,很多时候,在参与网络安全建设中,会让人产生身份的疑惑,到底是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

因此,面对360必须扎根在中国的未来规划,周鸿祎最终决定360私有化,回归国内。为了私有化,以周鸿祎为首的买方团前后一共筹集了100亿美元,不仅需要找到新的投资人,还需要从银行借债。“我们成了中国最大的负翁。”周鸿祎开玩笑说。

“负翁”的背后,还蕴藏着各种风险。私有化过程中,任何一步出错,都会进退两难,让公司难以为继。因此,在决定私有化后,周鸿祎对外界从未多说过一个字。

而私有化之后,360的回归路还面临着股灾、熔断等系统性风险。尽管如此,周鸿祎还是没有选择相对简单的借壳上市之路,这使得360进入辅导期的消息传出后,市场上的“360概念股”纷纷下跌。有人说,这是周鸿祎回归后,先给A股“杀了一遍借壳上市的毒”。

2.“安全”仍是核心业务

除了未来登陆A股后,可能达到的市值,外界更关注未来360的业务发展。市场更关注的是,360的业务边界到底在哪里,靠什么来保持公司的持续增长。

周鸿祎认为,“安全”仍然是360未来的核心业务。他甚至坦言,在新的安全环境下,360未来的成长性将无法估量。“今天的安全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黑客不仅仅攻击个人的电脑、手机,他们也会攻击各种网站、政府部门。特别是有了物联网之后,使得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比如说工业互联网,这就意味着别人可以通过网络攻击工厂;又比如热门的智能汽车,汽车智能化后也可能被别人操控。”周鸿祎坦言,在如此严峻的安全环境下,360会做四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