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分享到

铭训观察|氢燃料汽车技术壁垒加速形成 奥迪与现代互享部分氢燃料电池技术

孙铭训2018-06-237137浏览

建立技术壁垒一直是跨国车企应对新进入者的最好武器。在这个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上,中国的车企甚少发展氢燃料汽车技术,更多是把鸡蛋放到了一个篮子中——押宝纯电动。

621日,奥迪股份公司与现代汽车集团携手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并计划进行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双方将相互授权通用部分非竞争关系组件。该协议目前还需要相关监管机构进行审批。

大众集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设于奥迪德国内卡苏尔姆(Neckarsulm)工厂内.jpg

资料显示,奥迪、现代、本田、丰田、戴姆勒等跨国车企都已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丰田和现代早在2015年推出的量产版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经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同济大学教授、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存满此前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16年开始,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式进入普及阶段,并预计在十年内将实现商业化。

对比跨国车企的发展,国内车企更注重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出行财经》调研发现,国内车企只押宝纯电动汽车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降不下来;当然纯电动汽车也存在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和成本偏高等问题;这是两条技术路线,在技术路线的争夺战中,纯电动汽车的实现相对容易,而且依靠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国车企已经在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长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因此,多位资本市场的分析师在跟《出行财经》记者沟通时认为,没必要为跨国车企在氢燃料电池方面的技术领先而忧心,因为氢燃料汽车目前还没有到量产水平,技术仍有待突破,但我们的纯电动汽车已经开始进入到大规模推广普及阶段。

的确,在政府强有力的补贴政策下,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展领先于行业,但我们也不得不关注氢燃料汽车技术的发展,按照行业发展规律,国外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以5年为一个技术阶段,当前的氢燃料电池测试车均为20152016年推出的产品,以丰田的Mirai、现代汽车的氢燃料版途胜和本田的Clarity为代表。相关数据显示,这一代产品已经较上一代产品实现了巨大跨越,尤其是成本问题已得到有效好转。其中2015年开始在美国市场开始销售的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售价723万日元(37.5万元人民币),相对上一代产品成本降低95%

002.jpg

不出意外,代表了丰田、现代、奥迪等跨国车企最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车型将陆续在2019年~2021年推向市场,届时,生产成本还将有进一步的大幅的下降空间,甚至达到量产标准。

官方资料介绍,奥迪与现代汽车的此次专利交叉授权许可,也是旨在提高燃料电池量产化的效率,使之早日进入量产成熟阶段。同时,奥迪与现代汽车集团也正积极探索长远合作的更多可能性,以进一步推进燃料电池这项可持续技术的研发。

拥有超长续航里程以及能够快速补充燃料等优势(该优势在大型汽车的应用上更为突出),氢燃料电池已成为未来极具优势的电动汽车动力形式。

在工信部领导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是一条技术路线,燃料电池也是一条独立的技术路线图,并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战略跟国家的能源战略是一样的,它要多元化,绝不能一棵树上吊死,要在2030年实现氢燃料电池销售100万辆;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也在加速加氢站的建设,根据规划,加氢站到2025年能达到100座,到2030年达到1000座。

显然,如果国内企业不能加大氢燃料汽车的研发,那在普及阶段的2025年,成本更低于下一代技术的跨国车企产品将迅速占领市场。

根据介绍,当前国内车企中,上汽在燃料电池发展最早,技术也最先进,尤其是在乘用车方面,但该公司曾于2016年暂停了相关的研发,一直到近期才有传闻称,该公司重组了氢燃料电池研发团队,重启研发;而在商用车方面,宇通客车和福田欧辉客车启动较早,此外,潍柴动力也与博世联合进行氢燃料电池的开发。

001.jpg

中国氢燃料汽车技术落后国外510年,差距保持在5年左右我们还有机会追赶,若超过10年,我们追赶起来就会非常吃力了 张存满认为,未来国内外氢燃料汽车发展的差距缩小可能性不大,令人担心的还是差距拉大,主要还是看国内自主品牌是否持续投入发力。比如,过去上汽落后于跨国车企一代产品(5年),可是中途它又暂停了两年。

氢燃料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车载供氢系统集成与安全技术、高效大功率直流电源变换技术、燃料电池整车控制技术等。

众所周知,燃料电池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取决于氢原料的可再生性以及完善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出行财经》认为将非核心技术相互授权或放开,第一,有助于全行业技术的提升;其次,吸引第三方公司进行公共设施服务的投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将保证跨国车企在技术路线上的绝对领导领先。

所以,早在20151月,丰田汽车就在当年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宣布:免费共享自己在燃料电池领域的5680项专利。

今年2月,宝马、戴姆勒、德纳、福特、GreenerityNuCellSys、德国Powercell、优美科、大众、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和 ZSW等十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联合巴登符腾堡州(ZSW)太阳能和氢气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Autostack Industry”的燃料电池生产工艺项目,该项目旨在把燃料电池技术系统地引入到成熟的工业生产,开发安全的燃料电池批量生产工艺和流程,改善燃料电池的性能、耐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该生产工艺还将扩展到工业用途,在符合预期生产量的情况下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

微信图片_20180623163040.png

该项目获得了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2130万欧元(约合的资金1.61亿元人民币)支持。

奥迪承担了大众集团内部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重任。第六代燃料电池的研发正在位于奥迪德国内卡苏尔姆(Neckarsulm)工厂内的燃料电池研发中心进行研发。下个十年之初,奥迪将率先以小批量推出首款搭载燃料电池的运动SUV车型,新车型将兼具全尺寸SUV的豪华舒适与超长的续航能力。此次与现代汽车集团的专利交叉授权许可着眼于下一研发阶段,旨在面向更广泛的市场。

奥迪股份公司技术研发董事彼得·默滕斯(Peter Mertens)也表示,在奥迪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规划蓝图中,我们将同各巨头展开合作,如现代汽车集团。为推动这项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突破,合作将是实现创新并降低成本的明智之举。

你所在的频道资讯财经